83亿,江南春买下新潮传媒

发布时间:2025年04月10日 来源:投资界(微信公众号ID:PEdaily2012), 作者:王露 浏览量:25次

罕见大并购来了。4月10日,分众传媒发布公告,拟100%收购新潮传媒,预估值为83亿元人民币。

只要坐过电梯,你一定见过那些魔性入脑的广告,十有八九来自这两家公司。2003年,江南春创立分众传媒,凭借电梯广告一路腾飞,两年后成功赴美上市,后来回归A股。可以说,在电梯里停留的15秒,撑起了一家市值千亿的上市公司。

新潮传媒则是后起之秀,2013年以社区电梯广告起家,曾在一级市场累计融资超80亿,可谓所向披靡。对于分众传媒来说,昔日竞争对手,如今被纳入麾下。

时移世易,昔日恩怨烟消云散,双方联手正在一统中国电梯广告江湖。

江南春出手

花了83亿买下新潮

一纸公告揭开更多细节——

分众传媒拟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张继学、重庆京东、百度在线等50名交易对方合计持有的新潮传媒100%的股份。

公告显示,根据标的公司目前的资产情况,经交易各方协商,初步确定本次交易标的公司100%股权预估值为83亿元。同时,本次交易将以股份对价作为主要支付手段,剩余部分采用少量现金形式。

交易完成后,新潮传媒将成为分众传媒的全资子公司。同时,分众传媒拟聘任张继学担任公司副总裁和首席增长官。

对于分众传媒,人们并不陌生。2003年,江南春瞄准彼时没人在意的电梯广告位,创立分众传媒,并拿到了一线风投机构的融资。仅在两年后,分众传媒顶着“中国传媒第一股”光环登陆美国纳斯达克,创下当年中概股融资规模纪录。

上市后,分众传媒先后收购了框架媒介、聚众传媒、凯威点告等竞业公司,将战略触角渗透至影院广告、网络广告等多个领域。至此,一个广告帝国开始建立。

直至2015年,分众传媒回归A股,市值超千亿,成为中国传媒第一股。当年分众传媒楼宇电梯电视的市占率达到95%,电梯海报市占率超70%,分众广告的身影几乎遍布中国一线城市写字楼。

二十多年来,一波又一波的独角兽们出现在分众传媒广告屏幕里。赶上互联网热潮的分众传媒始终占据行业龙头地位,做到了绝对老大。

针对此次并购,分众传媒表示,一方面,上市公司媒体资源覆盖的密度和结构可得到进一步优化,线下品牌营销网络覆盖范围得到扩大,进而增强广告主客户开发和服务方面的综合竞争力。

另一方面,双方可实现在市场拓展和技术研发等方面的协同,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和整体技术实力。本次交易完成后,上市公司将充分采取市场共拓、技术共享的协同发展方式,全方位发挥协同效应,助推公司在户外广告领域的发展实力和影响力。

创始人回应打折卖

VC成功退出

曾经的新潮传媒,野心勃勃。

2013年,传媒老兵张继学开始第三次创业,在四川成都创办新潮传媒。彼时巨头早已占位,张继学剑走偏锋,在被遗忘的居民小区电梯,推出智能屏广告,火速铺设屏幕。

“中国有45万个有物业管理的小区,挑出15万个,安装200万个屏,覆盖1亿家庭、2.6亿人。每个人每天进出电梯4次,大概两分半钟,数字化自动化投广告,证明效果归因的方法。成为一个超级线下流量平台,营收过百亿,市值过500亿。”

这张PPT内容从新潮融资开始,被张继学沿用多次。曾经在一次发布会后,有10家VC投资方找过来。此后,新潮成为创投圈的宠儿。

2017年5月,新潮传媒宣布获得二三四五、恺英网络、顾家家居、欧普照明、天神娱乐5家A股上市公司高层人员的10亿元投资。

高光时刻出现在2018年,这一年新潮传媒完成三轮融资。先是4月获成都高新区产业引导基金20亿元投资,张继学曾公开表示,“此次融资之后,新潮传媒的融资总额将超过60亿元、估值近20亿美元。”

随后同年9月,据天眼查显示,元璟资本、岳佑投资、泰恒投资、红星美凯龙、泛城资本顾家集团、杭州景宸投资等加入新潮传媒投资方阵营。最终11月,百度公司宣布战略投资新潮传媒,此轮融资共21亿元人民币。

互联网大厂不断赶来。2019年8月,京东集团宣布对新潮传媒进行战略投资,融资额近10亿元人民币,由京东集团领投。次年,京东、百度、好未来产业基金、源码资本等再度投资新潮传媒。

此后,京东又于2021年9月领投新潮传媒4亿美元战略投资,百度等参投。据不完全统计,新潮传媒的融资总额超过80亿元,历史最高估值达到过200亿元。

有了弹药,新潮传媒于2018年率先发起“价格战”,向行业老大分众传媒宣战,声称要“打一场千亿级的群架”,一度喊出“价格是分众传媒的一半,效果和分众传媒一样”的口号,迅速将战火从成都引至全国。

在新潮强大的烧钱攻势下,江南春曾在朋友圈回应“没有一个公司是靠口水和碰瓷成功的”。另一边,2018年7月阿里巴巴以150亿元战略入股分众传媒。

梯媒市场的竞争关键在于屏幕点位。当时双方纷纷发力二、三线城市,并加速攻占电梯墙面。一时间,电梯广告迎来“全方位覆盖”——电梯里的前后左右几乎都是广告,抢占空间的战争打到极致。不过,梯媒同样没能脱离行业周期影响,到了2020年,价格战已偃旗息鼓。

价格战是把双刃剑。短短几年时间,新潮实现了逆袭,行业份额占据第二。同时也导致公司出现较大的亏损,始终未能盈利。从财报数据看,2022年度、2023年度及2024年1-9月,新潮传媒实现收入分别为19.4亿元、19.3亿元、15亿元,对应亏损分别为4.7亿元、2.8亿元、509万元。

时至今日,战争硝烟已消失不见——新潮以价格战分食市场,分众用并购消除竞争。

在宣布交易公布后,张继学主动在朋友圈回应并购价格问题。“为什么这么低的价格卖?是不是贱卖?”张继学表示,如果是用现金方式交易就是贱卖,考虑到交易结构以股份为主,未来具有巨大的增长潜力,因此价格并不低廉。

“还记得江总有一个500城、500万终端,5亿新中产的梦想吗?”张继学称,基于对国内经济大循环的看好,分众合并新潮后,对股东的回报和客户的价值提升会更好。随着并购落地,新潮背后数十家投资方也得以退出。

江湖分分合合

并购时代

将曾经的竞争对手,纳入麾下。这一幕在并购舞台不断上演。

当中不得不提及分众传媒的并购成名之作。2005年,框架传媒在8个月内一举并购了全国8家主要的竞争对手,从而大举提升市场份额。但分众传媒的速度更快,同年以1.83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框架传媒。

有了这个成功经验,分众获得了股东和市场的认可,乘胜追击。2006年1月,分众传媒以3.25亿美元成功收购聚众传媒。这一系列的操作几乎是不可复制的商业现象,分众传媒迅速完成了电梯媒体的整合。

江南春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及,此次收购新潮本质上和收购聚众相同,都是对电梯媒体同业的整合。分众作为行业开创者,对这类并购有充分经验。“相比跨界并购,我们更擅长在熟悉领域进行战略布局。”

一位投资人曾分享过参与框架传媒并购案的体会,他认为通过并购整合的方式,使得企业的资产价值得到提高。

“每个行业都有类似属性,大家如果恶劣竞争、内卷,就会导致利润下降,没有竞争力,最后谁也融不到资。”

变化悄然发生。过去一年来,产业资本频繁站上并购舞台。根据清科研究中心数据,2024年中国企业参与的并购案例数总量2335起,上市公司更是当中C位。

进入2025年,上市公司并购热情继续。据不完全统计,年初至今,已有35家A股公司作为竞买方首次披露重大资产重组事项,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18%。

一个现实因素是,而对于未盈利资产而言,IPO之路遥遥无期,自身亏损又降低了融资市场上的友好度,并购更成为难得的退出机会。

而上市公司们高达数万亿的现金储备,也是他们进行并购交易的底牌。晨壹投资判断,在一级市场标的丰富、政策开始一步步松绑的环境下,相信未来以上市公司为代表的产业方会成为并购主力。

于创业者而言,选择好时机卖身,也是一个不错的归宿。

【本文为投资界原创,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投资界(微信公众号ID:PEdaily2012)及作者名字。微信转载,须在微信原文评论区联系授权。违规转载必究责。】

免责声明:本文来自投资界(微信公众号ID:PEdaily2012),客户端,不代表超天才网的观点和立场。文章及图片来源网络,版权归作者所有,如有投诉请联系删除。

0 0 0

有话要说

超天才网©2017 www.supergenius.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09005826号 京ICP证130304号

联系我们| 加入我们| 法律声明| 关于我们| 评论互动

超天才网©2013-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09005826号 京ICP证130304号

关注我们: